![]() 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包括框体、培养框一、培养框二、软管,所述培养框二通过软管与培养框一贯通连接,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框一,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后侧与培养框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对比文件中的培养框并不能移动,使人们在采摘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进行,影响了蘑菇的存储、加工和销售,从而最终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公开号:CN214339084U 申请号:CN202120083667.8U 申请日:2021-01-13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赵立;陈军;卢河东;白青云;廉嘉欣;邱慧敏;陈亮 申请人: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PC主号:A01G18-6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栽培技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 [n0002]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不过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实现了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通过对蘑菇房的环境控制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地生产。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可以对蘑菇房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通风量等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给双孢菇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长环境。 [n0003] 然而在现有的立体培养装置是无法对浇灌的水进行水循环,也无法对病害进行防治,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双孢菇的产量。 [n0004] 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立体培养架,如中国专利CN207151409U所公开的一种双孢菇立体培养装置,包括引流管、集水盒、格栅网、滤水孔、主输液管、连接水管、排液口、万向节管以及喷头,引流管安装在集水盒右端面上,且引流管下端与储水箱上端面相连接,集水盒固定在支撑架下端面上,格栅网安装在支撑架内中部位置,滤水孔开设在支撑板上。 [n0005] 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对比文件中的培养框并不能移动,使人们在采摘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进行,影响了蘑菇的存储、加工和销售,从而最终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具备了便于人们采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包括框体、培养框一、培养框二、软管,所述培养框二通过软管与培养框一贯通连接,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框一,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后侧与培养框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的后侧与培养框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支撑板一的上表面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三,所述固定板三的后侧与固定板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培养框二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排,所述齿排贯穿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并与支撑板一滑动连接,所述齿排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侧板二,所述侧板二的底部与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所述侧板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篮。 [n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贯穿支撑板一,且与支撑板一滑动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二个,且限位板以压缩弹簧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n0011]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旋钮。 [n0012]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框二通过软管与培养框一贯通连接,达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板一,起到了加固稳定的作用,通过支撑板一的上表面与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使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表面与滑块的螺纹配合,使滑块的底在支撑板一的上表面限位滑动, [n0014] 通过滑块的前侧与固定板三的后侧定轴转动连接,使滑块的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三的移动和偏转,通过固定板三的后侧与固定板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使固定板二发生偏转和移动,通过固定板二的后侧与培养框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板一后侧与培养框二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由于培养框二、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螺纹杆构成了双曲柄机构,当螺纹杆转动时,滑块向左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固定板三做顺时针运动,培养框二向右下移动,反之,培养框二向左上进行移动, [n0015] 通过培养框二的底部与支撑板二的上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培养框二与压缩弹簧的配合,当培养框二向右下移动时,压缩弹簧向下压缩,支撑板二随着培养框二向下移动,当培养框二向左上移动时,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弹起,支撑板二随之向上移动,通过支撑板二的右侧与齿排的左侧固定连接,使齿排向下进行移动,通过齿排上的齿牙与齿轮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了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的后侧与侧板二的前侧转动连接,且侧板二的底部与支撑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起到了固定齿轮的作用,通过齿轮的后侧与侧板一前侧固定连接,使侧板一随着齿轮的转动发生偏转,通过侧板一的右侧与收纳篮的表面固定连接,使收纳篮发生偏转,当培养框二下降到最低处时,齿排向下移动使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了侧板一向逆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使收纳篮处于培养框二的右侧,从而达到了便于人们采摘的效果。 [n0016] 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对比文件中的培养框并不能移动,使人们在采摘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进行,影响了蘑菇的存储、加工和销售,从而最终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的正视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的正视图。 [n0020] 图中:1、框体;2、培养框一;3、培养框二;4、软管;5、支撑板一;6、固定块一;7、固定板一;8、固定块二;9、固定板二;10、螺纹杆;11、滑块;12、固定板三;13、支撑板二;14、齿排;15、齿轮;16、侧板一;17、收纳篮;18、侧板二;19、压缩弹簧;20、限位板;21、旋钮。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包括框体1、培养框一2、培养框二3、软管4,培养框二3通过软管4与培养框一2贯通连接,通过培养框二3通过软管4与培养框一2贯通连接,达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框一2,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5,通过设置支撑板一5,起到了加固稳定的作用,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6,固定块一6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7,固定板一7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8,固定块二8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二9,固定板二9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固定块一6与固定块二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通过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与固定块一6和固定块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6与固定块二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使螺纹杆10进行转动,螺纹杆1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旋钮21,通过螺纹杆10与旋钮21固定连接,使人们操作螺纹杆10更加方便,旋钮21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开设防滑纹,使旋钮21的使用更加方便,螺纹杆10的表面螺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限位滑动连接,滑块11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三12,通过滑块11的前侧与固定板三12的后侧定轴转动连接,使滑块11的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三12的移动和偏转,固定板三12的后侧与固定板二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板三12的后侧与固定板二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使固定板二9发生偏转和移动,通过固定板二9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板一7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由于培养框二3、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螺纹杆10构成了双曲柄机构,当螺纹杆10转动时,滑块11向左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和固定板三12做顺时针运动,培养框二3向右下移动,反之,培养框二3向左上进行移动,通过培养框、固定板、固定块、滑块、螺纹杆之间的配合,当培养框二3未进行移动时,培养框一2处于培养框二3的正下方,此时人们需要弯腰伸进培养框一2 中进行采摘,使人们难以采摘出双孢菇,当双孢菇成熟后,培养框二3向右下进行移动时,使培养框一2完全暴露出来,使人们便于采摘,当培养框二3下降到最低处时,能够满足更多身高采摘者的使用需求,尤其对于身高较低者更为友好,培养框二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二13,支撑板二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9,压缩弹簧19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设置压缩弹簧19,对支撑板二13的升降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通过培养框二3的底部与支撑板二1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培养框二3与压缩弹簧19的配合,当培养框二3向右下移动时,压缩弹簧19向下压缩,支撑板二13随着培养框二3向下移动,当培养框二3向左上移动时,压缩弹簧19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弹起,支撑板二13随之向上移动,支撑板二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贯穿支撑板一5,且与支撑板一5滑动连接,当支撑板二13向下移动时,限位板20限制了支撑板二13的运动轨迹,并对支撑板二13起到了限制、稳定的作用,限位板20的数量为二个,且限位板20以压缩弹簧1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限制了支撑板二13的运动轨迹,支撑板二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排14,通过支撑板二13的右侧与齿排14的左侧固定连接,使齿排14向下进行移动,齿排14贯穿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并与支撑板一5滑动连接,齿排14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15,通过齿排14上的齿牙与齿轮15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了齿轮15的转动,齿轮1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侧板二18,侧板二18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齿轮15的后侧与侧板二18的前侧转动连接,且侧板二18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起到了固定齿轮15的作用,齿轮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16,侧板一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篮17,通过齿轮15的后侧与侧板一16前侧固定连接,使侧板一16随着齿轮15的转动发生偏转,通过侧板一16的右侧与收纳篮17的表面固定连接,使收纳篮17发生偏转,当培养框二3下降到最低处时,齿排14向下移动使齿轮1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了侧板一16向逆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使收纳篮17处于培养框二3的右侧,能够使人们从培养框内采摘的双孢菇随手放入收纳篮17中,从而达到了便于人们采摘的效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在框体1的右侧放置有收纳筐,收纳筐位于收纳篮17的正下方,当培养框二3向左上进行复位时,齿轮15带动收纳篮17顺时针转动进行复位,当收纳篮17复位完成时,收纳篮17内的双孢菇从中掉落至收纳筐内,从而起到了便于人们采摘的作用。 [n0023] 工作原理:该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使用时,通过培养框二3通过软管4与培养框一2贯通连接,达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板一5,起到了加固稳定的作用,通过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与固定块一6和固定块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6与固定块二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使螺纹杆10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10的表面与滑块11的螺纹配合,使滑块11的底部在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限位滑动, [n0024] 通过滑块11的前侧与固定板三12的后侧定轴转动连接,使滑块11的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三12的移动和偏转,通过固定板三12的后侧与固定板二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使固定板二9发生偏转和移动,通过固定板二9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板一7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由于培养框二3、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螺纹杆10构成了双曲柄机构,当螺纹杆10转动时,滑块11向左滑动,带动了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和固定板三12做顺时针运动,培养框二3向右下移动,反之,培养框二3向左上进行移动, [n0025] 通过培养框二3的底部与支撑板二1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培养框二3与压缩弹簧19的配合,当培养框二3向右下移动时,压缩弹簧19向下压缩,支撑板二13随着培养框二3向下移动,当培养框二3向左上移动时,压缩弹簧19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弹起,支撑板二13随之向上移动,通过支撑板二13的右侧与齿排14的左侧固定连接,使齿排14向下进行移动,通过齿排14上的齿牙与齿轮15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了齿轮15的转动,通过齿轮15的后侧与侧板二18的前侧转动连接,且侧板二18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起到了固定齿轮15的作用,通过齿轮15的后侧与侧板一16前侧固定连接,使侧板一16随着齿轮15的转动发生偏转,通过侧板一16的右侧与收纳篮17的表面固定连接,使收纳篮17发生偏转,当培养框二3下降到最低处时,齿排14向下移动使齿轮1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了侧板一16向逆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使收纳篮17处于培养框二3的右侧,从而达到了便于人们采摘的效果。 [n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包括框体(1)、培养框一(2)、培养框二(3)、软管(4),所述培养框二(3)通过软管(4)与培养框一(2)贯通连接,所述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框一(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5),所述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6),所述固定块一(6)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7),所述固定板一(7)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8),所述固定块二(8)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二(9),所述固定板二(9)的后侧与培养框二(3)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一(6)与固定块二(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表面螺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的前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三(12),所述固定板三(12)的后侧与固定板二(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培养框二(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二(13),所述支撑板二(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排(14),所述齿排(14)贯穿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并与支撑板一(5)滑动连接,所述齿排(14)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侧板二(18),所述侧板二(18)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16),所述侧板一(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纳篮(17)。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二(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9),所述压缩弹簧(19)的底部与支撑板一(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二(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贯穿支撑板一(5),且与支撑板一(5)滑动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的数量为二个,且限位板(20)以压缩弹簧(1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旋钮(21)。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1)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756174U|2016-12-07|一种立体无土栽培智能机器人 CN214339084U|2021-10-08|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 CN204860131U|2015-12-16|一种高效枸杞收集装置 CN207948396U|2018-10-12|抽拉式食用菌种植架 CN203748381U|2014-08-06|一种阳台移动采光立体栽培装置 CN210782272U|2020-06-19|一种猕猴桃育苗装置 CN110506566A|2019-11-29|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207978446U|2018-10-19|一种便于取放果蔬用培育架 CN208624221U|2019-03-22|一种可调节式蔬菜种植培养大棚 CN206728649U|2017-12-12|一种家庭式蘑菇培养箱 CN204409011U|2015-06-24|一种食用菌育种箱 CN103718943A|2014-04-16|一种阳台移动采光立体栽培装置 CN214430701U|2021-10-22|一种可进行旋转采摘的双孢菇床架 CN206260465U|2017-06-20|一种马铃薯培育装置 CN205305512U|2016-06-15|一种食用菌培育架 CN211793187U|2020-10-30|一种便于移栽的党参育苗结构 CN214628849U|2021-11-09|一种可移动旋转的芽苗菜栽培箱 CN208317589U|2019-01-04|一种园林分层育苗装置 CN204409012U|2015-06-24|一种食用菌育种箱 CN213695197U|2021-07-16|城市家庭蔬菜栽培箱 CN214709023U|2021-11-16|一种茶叶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09047181U|2019-07-02|一种家庭园艺无土栽培生产装置 CN214460244U|2021-10-22|一种园林建筑景观水池 CN212906762U|2021-04-06|一种具有种植栽培流程的中药学沙盘 CN208821332U|2019-05-07|一种移动苗床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83667.8U|CN214339084U|2021-01-13|2021-01-13|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CN202120083667.8U| CN214339084U|2021-01-13|2021-01-13|一种易于采摘的双孢菇立体培养架|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